實踐隊員驅車抵達單橋村,首先來到了村委會,在采訪黨支部書記林現東后,了解到了當地以“生態富村、旅游活村、文化強村”思路發展鄉村特色旅游的具體模式,以及致力于打造鄉土文化品牌的目標,交談中林現東書記說道:“近年來,單橋村緊緊抓住開發建設契機,逐步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村莊與依托景區聯合營銷,借助景區的知名度和口碑,幫助自身宣傳,不斷打造區域旅游大品牌。”,跟隨村干部走在村中寬敞的道路上,兩側墻體標語均圍繞鄉村振興,同時發現單橋村按照高標準規劃設計,對生活用電、自來水、路燈架設、路面硬化等設施進行統一的配套建設,并栽植綠化樹木,能集中處理垃圾,污水經處理達標后才排放,形成了整潔、完善的環境基礎設施。
在村民的帶領下,實踐隊員來到了單橋景區。據悉,景區內目前有19個歷史人文景點,于2017年接待游客人次達50萬人次。經導游介紹,實踐隊員了解到單橋具有四百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上最長的不對稱石拱橋,又名“善人橋”,它的每一塊欄板和望柱上都刻滿了全國各地的善人姓名。鄉村旅游作為單橋村建設的主導產業,農旅融合、文旅融合,從小微起步,步步規范,事事創新。相關工作人員提到,村干部將繼續帶領全村人民一起不斷探索山區村莊發展鄉村旅游的新路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此次實踐活動的開展,實踐隊員在單橋歷史名勝風景區體會“京南漢都,文化獻縣”,感受中國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更是對鄉村振興的意義有了更深的感悟:鄉村穩則天下安,鄉村興則基礎牢,百姓富則國家盛,而產業興旺則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石,單橋村以文旅融合發展的發展模式,也切實做到了這一點。實踐隊員深知要民族復興,須鄉村振興,會繼續為單橋村的宣傳盡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