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哪有這么好的生活條件,自從大西邊那片富硒土地被利用起來后,咱村的生活就好起來了。”駐足在鄉村間的村民與實踐隊隊員范新澤交流時說道。大土屋村依靠當地的富硒土資源,以農業的產業化為抓手,發展富硒農產品的種植、深加工產業。“現在網絡上一搜都能搜到,咱村生產的富硒水果。”村民對范新澤補充解釋,依靠當地硒資源發展的水果農業,種植出的富硒水果比平常水果的營養更加豐富,水分也會更多,一部分水果銷售出去,另一部分將會依托企業進行深加工,從而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在村民的帶領下,實踐隊來到了富硒園區。“2020年,我們村的黨總支領辦成立富硒園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以‘紅色硒谷’黨建聯盟為平臺,探索(農)戶種、村(合作社)收、骨干企業營銷的新模式,努力實現農產品增值、農民增收。”園區的負責人向實踐隊員介紹時說道。隨后,實踐隊員參與體驗了鄉村旅游的“一部曲”,分別體驗了園區水果采摘、參觀產業加工園區、參觀精品民俗等項目。“通過體驗園區旅游的項目,我們切實能感受到園區項目的完整性,通過企業與鄉村合作的方式,帶動農產品增值、帶動鄉村發展。”實踐結束后隊員范新澤分享感悟時說道。
本次實踐緊靠“探索鄉村振興的發展模式”,探索了大土屋村“依托富硒產業,圍繞村企融合所打造的特色鄉村振興模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大土屋村“依托富硒資源發展農業,打造“三位一體”的村企融合模式”也切實地做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