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能源與機械工程學院7月7日訊】(通訊員:婁雯雯 岳麟涵)
實踐背景
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各項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資源和環境被破壞的巨大代價,群眾對環境污染問題反應強烈,這種情況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放直接相關。如果不加快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資源就支撐不住,環境就容納不下,經濟發展難以繼續。只有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才能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與此同時,青少年的科普活動缺乏,學生積極性不高,加上有些學校偏重于應試教育而忽視科學知識的普及。因而,提升科學素養對于當代青少年而言十分必要。在此背景下,小組決定進入社區對青少年進行有關新能源、節能減排方面知識的宣講活動。
前期準備
因為正式活動在考試月的最后一周,為了保證活動順利進行,孩子們能夠更好地接受科普內容,小組成員絲毫不敢懈怠,準備講稿、做ppt、找視頻、準備實驗器材……忙得不可開交。為了兼顧期末考試和暑期社會實踐,成員們常常熬到凌晨兩三點。
活動回顧
在紫鑫居委會
這是活動的第一天,宣講共分為三個環節,分別是節能減排科普、垃圾分類和節能減排小實驗。第一天,由于經驗不足,在活動進行中出現了現場不可控制的小插曲,但是,在隊員的協調下,活動得以圓滿結束。
小朋友們積極回答問題
在鎖金一村
鎖金一村共有30位小學生參與了本次活動。針對第一天出現的問題,隊員們對活動進行了一些調整,使第二天的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在節能減排科普環節,主持人播放了一段關于節能減排的小視頻,分別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對生活中節能減排知識進行介紹。視頻播放結束后,主持人通過提問的方式,了解小朋友們從視頻中學到了哪些生活中的節能減排知識,小朋友們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參與度很高。
在垃圾分類環節,隊員們介紹之前,先讓小朋友對幾類垃圾進行分類,他們的答案五花八門,尤其是對干垃圾和濕垃圾這兩個概念很模糊,幾乎是憑著感覺在進行垃圾分類。隨后,主持人用輕松幽默、通俗易懂的方式對垃圾分類進行介紹,效果頗為明顯。小朋友們了解以后又分組進行垃圾分類比賽,通過比賽結果可以看出,他們對垃圾分類的認識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鎖金二村
鎖金二村的12位小學生參與了本次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指導老師潘穎還到現場指導小朋友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在實驗環節,他們準備了制作簡易吸塵器,他們給小朋友們分發實驗道具以后,在主持人的指導下,一步一步進行吸塵器的制作。在制作過程中,他們不僅了解了吸塵器的工作原理,還增強了對物理實驗的興趣。
制作簡易吸塵器
在鎖金四村
首先,主講同學針對能源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向同學們介紹了一些簡單的知識,然后,用垃圾分類的知識進行問答,孩子們都非常熱情,爭先恐后地與他們互動。最后一個環節是小實驗——環保酵素。酵素主要由水、紅糖、果皮以10:1:3的比例調和,經過3-4個月的發酵即可使用,功能廣泛,有清潔、殺菌等妙用。本次活動十分圓滿,孩子們對能源方面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們也從中收獲了一些工作經驗。
酵素實驗環節
本次活動成果顯著,團隊結合專業知識,提高公民節能減排的意識,以及公眾對新能源的接受度。從周邊社區和普通群眾入手,倡導綠色節能生活方式,增強社區居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投身社區建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過宣講也展示了南京師范大學專業知識實力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幼獅小隊”還與鎖金四村建立科普基地,以后將長期前往鎖金四村進行科普活動。
暑期實踐活動評價&感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