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電信詐騙犯罪十分猖獗,詐騙手段升級加快,甚至有大學生因為受騙而猝死的悲劇產生。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反詐防騙,‘譯’路同行”實踐團積極響應國家反詐騙政策的號召,為進一步增強在校大學生的法制觀念,提高其反詐防騙、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1月21日,實踐團成員分別去往山東省濟南市、山東省日照市、山東省煙臺市、山東省青島市進行反詐騙知識宣講,逐一講解不同類型的詐騙手段,目的在于幫助大學生加強防范意識,提高識騙防騙能力。
首先,實踐團成員針對此次宣講活動進行了積極討論,討論得出的結果顯示,目前部分大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較差,自我防范能力較弱,對反詐防騙教育了解不多,因此進行此次宣講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實踐團成員以“積極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共同提高識騙防騙能力”為宣講的主題,以“常見的詐騙手段”和“如何反詐防騙”為宣講的主要內容。為使宣講能夠更加順利地進行,實踐團成員采用了不同的展示形式?紤]到疫情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實踐團團長劉心茹及時調整了本次宣講活動的實踐方式,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使得此次宣講實踐活動能夠符合規定。
做好準備工作后,實踐團分為四個小分隊分別去往山東省濟南市、山東省日照市、山東省煙臺市、山東省青島市進行實踐。宣講活動主要針對目前常見的幾種騙術,結合發生在我們大學生身邊的實例,揭露各類詐騙犯罪伎倆。內容主要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常見詐騙類型、受害者心理分析以及如何防范詐騙行為。其中,常見詐騙類型包括:暑期工詐騙、支教詐騙,打字、刷單、刷票詐騙,冒充兼職中介詐騙,冒充熟人詐騙,校園貸詐騙,駕照詐騙,助學金詐騙以及補充講解的網戀詐騙等。在活動之初,實踐團成員首先給到場的大學生播放了一個關于反詐防騙的視頻,以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引入后續的講解;在活動期間,實踐團成員以生動幽默的語言為到場的大學生們詳細解析了每一個騙局的常見套路,其中還穿插著分析了各種詐騙套路的真實案例以及當事受害者的僥幸心理;最后,宣講成員又針對這些常見騙局提出了四條有效預防被騙的建議,同時指出了使用國家反詐中心APP的重要性和效用性。
多大學生的精神世界里,學習、生活和社會都是美好的,他們認為生活上只有快樂和幸福,沒有意識到也存在著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也許就在他們放松警惕時,就可能給他們帶來財產損失,造成人員傷亡。他們會認為在社會上人都是善良的,而現實社會是復雜多樣的,有些人只為利益而活或為生存而活。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因此大學生們得保持清醒的頭腦面對生活和社會。
通過參與這次的“積極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共同提高識騙防騙能力”主題宣講活動,許多大學生對詐騙套路以及如何保護好自我信息和自身利益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對幾種常見騙局的流程進行詳細了解后,大學生們明白,在各種場合都應提高警惕,不要有“貪婪之心”,要克服“恐懼之心”,放棄“好奇之心”,警惕“麻痹之心”,遇到陌生短信電話、中獎信息、QQ求助、匯款等要小心謹慎,仔細甄別,做到不輕信。同時他們也明白,實在不能確定信息真假時要及時撥打110求助。
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再次喚醒大學生們對反詐騙的重視意識,讓他們自覺加強自我防范意識,共同提高識騙防騙能力。相信大學生們能夠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保護好自身利益,摒棄僥幸心理,認清詐騙者的丑惡嘴臉,從而有效地對詐騙說“不”。反詐騙是一場持久的防守,“反詐防騙,‘譯’路同行”實踐團的成員們只是邁出了反詐騙的一小步,之后的路途還很遙遠,需要每一個人齊心協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人不再受騙,反詐防騙工作者們的努力能夠得到更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