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學后新冠疫情對大學生各方面的影響調研
分類:社會實踐報告作者:丁小蝶來源:閱讀:
所屬院校:南通大學紡織服裝學院
指導老師:李曉冬
團隊成員:丁小蝶 陸彤 薛勝楠 王斯琪 吳奇嫻 任張鈺 羅亞瑩 顧澤恩
【主題】持續發展的新冠疫情對開學大學生各方面的影響
【摘要】由SARS-Cov-2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自2019年底發現以來,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地區廣泛,影響嚴重的疫情,我國作為最先爆發疫情的國家,傾舉國之力,各地區高度重視,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集中人力、物力和精力,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國家上下協同一致的努力下,大家已經度過了最難熬、最嚴峻的時期,伴隨新年一同到來的新冠疫情至今已經得到了極大緩和。但由于疫情的持續影響,對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學習等方面也或多或少造成一些影響;诖,本文通過了解并對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進行總結分析和提出建議與措施。
【關鍵詞】:新冠疫情;開學;大學生
一、調查背景:
自2020年伊始,在國家上下協同一致的努力下,大家已經度過了最難熬、最嚴峻的時期,伴隨新年一同到來的新冠疫情至今已經得到了極大緩和,F如今,疫情仍一直在延續,并且全球化嚴重性日益加重,但在國內,其發展狀況以及各界對疫情的反應與應對工作都已進入了新的階段。
現如今,由于國內的疫情已得到足夠的緩解甚至趨于平復,許多封閉式的管理政策開始逐步放松。各個具備開學條件的高校做足了對開學的各方面的管控工作。但面對著依然存在的疫情與學校嚴格的抗疫管理方式,無論是仍在家進行線上上課考試的大學生,還是已經開學到校的,他們的學習與生活等各個方面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二、調查目的與意義
針對此現象,從課程學習、學習效率、學習進度、生活限制、課余生活、疫情關注等方面出發,面向廣大大學生,調查此次新冠疫情對大學生造成的影響。了解新冠疫情對大學生各方面造成的影響,同時也為了讓大學生們都能清楚認知所處在的大環境,讓大家能在生活中努力發揮自身的作用,明確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和進一步發揮我們對于恢復正常生活和建設的創造性和思維靈活性,在學習和生活中都采取更積極的想法和措施,使得我們在疫情中繼續讓生活和學習都變得更加得美好。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其進行調查研究與分析。
三、調查基本信息
調查時間:2020.7.15-2020.7.22
調查對象:主要為南通大學在校大學生
調查成員:丁小蝶 陸彤 薛勝楠 王斯琪 吳奇嫻 任張鈺 羅亞瑩 顧澤恩
調查形式:線上問卷
四、調查過程
(一)前期準備:
1.確定調研實踐主題與內容形式;
2.確定調研小組成員名單;
3.收集相關實時信息與資料。
(二)活動中期:
1.經小組討論確定問卷問題及選項;
2.整合內容,發布問卷;
3.在微信、qq各大平臺進行轉發,邀請同學們進行填寫;
(三)后期收尾:
1.整理相關調研資料與查閱相關文獻
2.進行調查內容的數據分析;
3.進行活動總結。
五、調查數據分析
調研形式依舊采用線上調研為主,共填報電子問卷調查116份,有效問卷116份。為了調查疫情對開學后大學生造成的影響,問卷內容主要分為生活、學習和心理三個方面,內容有課程學習、學習效率、學習進度、課余生活、疫情關注等情況。最后通過統計分析數據以及上網查詢相關資料,完成了此次的問卷調查。此次調查對象主要集中在大一至大三年級段。
(一)對大學生生活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有75%的同學延期歸校;22.41%本學期不開學或學校建議留在家中;針對開學后學校對食堂、教室等人流量比較大場所所進行的管控與防護措施,例如在食堂排隊間隔、座位上設置擋板、分批就餐等等,大部分同學表示十分贊同,可以接受。由于防控措施,歸校后學生的出行遭到了極大的限制,校門、宿舍園區等都有一定程度的管控,所以與出行相關的生活方式也有所改變。一部分人沒必要時不會選擇外出,也有一部分人偶爾外出放松但也會注意做好防護。即使疫情有所好轉,學生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也依舊很強。歸校同學中因封校,娛樂方式也發生一系列變化。相比于走出宿舍,同學們采用電子產品娛樂、室內運動、與室友談心、閱讀書籍/報刊等室內活動占據了多數,其中使用電子產品娛樂以88%的比例占據絕大多數,與室友朋友談心也占到了55%,在宿舍時間增長,使同學們互相敞開了心扉,相比于各自沉迷于手機,開始更多的面對面交流溝通。即使疫情好轉,69%的同學們表示依舊經常會關注和疫情有關的實時新聞。
(二)對大學生學習的影響
由于疫情的發生,各校都開展了網絡教學,即使這樣絕大部分大學生的原有的學習計劃,對考試的安排,甚至對畢業生的就業也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據調查,僅有13%的同學表示疫情對學習/就業進度或安排沒什么影響,而40%的人表示疫情很大程度地影響了學習/就業進度。學習方面具體到線上課程的一些影響。問題包括但不限于,許多實踐課程無法正常進行。除此之外,線上課程注意力無法集中,無互動感,需要下載的軟件太多,還有網絡不穩定,音頻視頻不清晰,網絡軟件登錄不易操作等?梢,線上課程的開展是一次新方式的嘗新,但是傳統線下課程的重要性和體驗感還是無法被取代。但線上課程也給同學們帶來了許多方便之處,比如課程視頻可保存課后進行回放,課堂上可通過彈幕提問題,較線下聽(看)的清楚仔細等優點。但總的來說,有73%的人認為線上課程相比于線下課程學習效率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周圍誘惑太多,沒有濃厚的學習氛圍,這也導致了同學們課堂上無法集中注意力。也有部分同學因線上課程的便捷認為比平時線下課程效率更佳,也提出希望以后這類學習方式也能應用在學習課程中。
(三)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
新冠病毒帶來的疾病給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了不小的影響。在疫情剛發生時更是造成過一定程度的恐慌,如今雖然國內疫情大大好轉,但是其對人物質和心理生活的影響既深且遠。而開學后,因學習/就業進度受到影響,不可避免的給同學們多多少少帶來了一些壓力。在身體健康方面,大部分同學表示對自己身體情況的也更加注意,出門戴口罩也更多地成為了一個習慣。而疫情后,半數左右的同學因限制出行或多或少有一些焦慮,表現在囤積食物、購物欲望變化等方面。
六、調查總結與建議
針對調查結果,得出以下結論: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依據教育局的整體部署,充分發揮“互聯網+教育”的優勢,面向各校學生搭建智慧教育平臺,借助釘釘、微信等網絡平臺開設空中課堂,實現教師網上授課、在線輔導,學生網絡學習,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有效解決學生因疫情無法正常到校上課問題,保證學生學習“不斷線”。但是由于不能進行實際操作課程以及活動事務等,絕大部分大學生的學習計劃都受到了或輕或重的影響,甚至增加了學業或就業的壓力。因此隨著疫情的減緩,大部分高校后期決定線下開學,進行封閉式管理?紤]到疫情重災區的學生,學校建議居家學習。為了保持一定的社會距離,網絡學習依然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渠道。線上課程對學生們的學習生活有利有弊,軟件的功能方便了學生們的學習,并且希望繼續開拓這方面的教學方式,但也由于網絡課程互動少,課程枯燥乏味等,近一半以上的學生表示線上學習效率較低。
作為大學生,我們必須以學習為中心,應該高效利用公共資源,及時跟進自己的課程學習,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大部分學生心理狀態較好,積極情緒比例較高,對疫情風險的認知比較客觀、理性,疫情之下學生們整體的安全感并未出現大幅下降,生活的消費欲望也未受太大影響。在歸校學生中,學生對學校的安全防護措施普遍反映良好,這也主要得益于教育部門和學校對于學生的關懷至纖至悉和學生們的較高強度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我們相信,眾志成城,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當代大學生在疫情期間不僅提高了對公共安全的認識,也擔當起了時代的責任,相信明媚的春天正在不處等著我們每個人!
針對以上調查結果,現提出以下建議:在疫情好轉情況下,大學生仍需繼續學習防疫知識,做好自身防護,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按時作息,適度體育鍛煉,同時要加強營養,勤洗手、勤通風。嚴格遵守學校安排,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如實上報每日健康信息?沼鄷r間發掘新的愛好興趣,增加新技能,增強創新能力,為自己創造價值,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力,減少就業壓力。平常關注新聞資訊,搜索資料,以對新提高冠病毒的認識,做好自身與身邊人的防護措施,當遇到需要志愿者的時刻,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投到戰“疫”中去。
【參考文獻】
[1]韋建林.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學生心理問題與應對[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07):217-219.
[2]孫夢媛,周曉玲,王咪,邱裕生.新冠病毒肺炎封閉管理城市社區居民認知及心理現狀調查[J].中國醫學倫理學,2020,33(08):937-941.
[3]賈倩.新冠病毒疫情防治與大學生制度自信培育[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20,17(02):49-51.
[4]陳劍.新冠病毒疫情下青年大學生的日常學習與責任擔當——以大一新生宅家日常生活、網課學習、志愿服務案例分析為例[J].中國農村教育,2020(15):121-122.
被两老头疯狂添高潮,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国产老太grαnnychinese,啊…学长我们换个地方